“追美”途中违反规定的医疗美容 索赔问题怎么破?
随着医疗美容需求的日益强劲,微医疗美容、轻医疗美容、微整形手术越来越受欢迎,一些不合格的美容店、健康俱乐部、化妆品店(以下简称生活美容机构)竞相开展医疗美容服务,行业混乱源源不断。由于大多数员工没有正式培训,没有医疗护理资格,营业场所不能达到医疗要求标准,导致消费者毁容等不良事件不时发生。
消费者遇到非法医美取证的困难
丽珠化妆品店位于福州市闽侯县青口镇一条热闹的街道上。住在这条街附近的消费者吴女士从2021年11月开始在这家店做美容,因为颈部皮肤有黑色素沉淀。到目前为止,她已经花了4万多元。吴女士说,早期,店里用仪器给她做皮秒(激光手术的一种类型),用针筒提取破皮。提取后,结痂脱皮后,该店将为她介绍品牌名为“卓艳妍”的秘方霜。一年多过去了,吴女士发现黑色素没有消除,脖子上留下了疤痕。今年年初,吴女士要求该店退款赔偿,并向闽侯县青口市场监管机构投诉。
3月中旬,记者实地调查看到,丽珠化妆品店门口的招牌上写着“日用品美容养生”,店门口的广告上贴着“丽珠美容美容转型中心”除了货架集装箱,还有一个独立的工作室。在这个工作室里,记者没有看到皮秒仪器和其他医疗美容仪器设备。
丽珠化妆品店经营者林女士声称,店里没有皮秒和针筒皮革设备,只卖化妆品。吴女士早在2020年就开始在店里消费,消费内容不仅限于护肤,还包括洗发水、护肤品等,但店里通常只开购物收据,不能提供吴女士的消费细节。
记者查看了该店的营业执照,是个体工商户的营业执照。上述注册全称为“闽侯县青口丽珠化妆品店”,经营范围为“零售:化妆品、服装”,无“生活美容”服务、“保健(非医疗)”服务项目。林女士说,她正准备向有关部门申请增加业务范围。
3月17日,闽侯县青口市场监管所所长林告诉《中国消费者报》,他们多次到商店检查,没有发现皮秒激光仪器。在检查过程中,店家否认有皮秒和提取服务,只提供洗脸护肤服务。消费者也拿不出店家做皮秒的证据。为此,市场监管机构组织了双方五次调解。最后,丽珠化妆品店退还了吴女士1.5万元的部分消费费用,吴女士出具收据,同意终止事件。记者了解到,市场监管部门将进一步核实丽珠化妆品店是否存在超范围经营问题。
生活美容“越界”纠纷很多
记者调查发现,一方面,生活美容机构非法开展医疗美容营销行为往往隐藏,消费者难以区分,执法机构难以发现,医疗美容过程无合同,无记录,可追溯性困难,一旦医疗美容纠纷或事故,消费者难以收集证据,权利保护困难。另一方面,许多“追求美”的消费者不知道什么是医疗美容,什么项目属于医疗美容的范畴,盲目相信非医生的个人和非法开展医疗美容的生活美容机构,导致其合法权益受到侵犯。
福州市消费者委员会秘书长吴波告诉《中国消费者报》,《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对医疗美容有定义,是指利用手术、药品、医疗器械等创伤性或侵入性的医疗技术方法,修复和重塑人体各部位的外观和形态。生活美容是指利用技术、设备、化妆、美容护肤等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人体表面无创、无创的皮肤清洁、皮肤保养、化妆修饰等服务的行为。两者有本质区别,涉及创伤性或侵入性动刀、动针、激光,多为医疗美容。
记者调查发现,随着医疗美容设备的普及,许多生活美容机构“越界”管理、无证管理、非法割双眼睑、隆鼻、隆胸、微整形手术服务、非法给客户水光针、透明质酸、肉毒杆菌毒素等,使用医疗仪器开展光子皮肤嫩、皱纹、雀斑等医疗美容活动。一些生活美容机构的员工经常在微信朋友圈宣传点阵激光、刺绣、激光脱毛、微针、激光雀斑、中胚疗法等医疗美容项目。
在福建,消费者美容因生活美容机构的“越界”经营而毁容的事件屡见不鲜。原因是这些生活美容机构大多没有设置合格的手术室,大多数手术和护理人员没有医疗和护理资格,消费者接受手术空间狭窄,空气和环境没有有效的卫生消毒,没有必要的消毒设施和救援药物,传染病的风险很大。使用的药械大多来源不明,质量不保证。术前不进行必要的医学检查,不配备必要的抢救设施,一旦出现危险,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伤害。非法医疗美容活动不会主动告知客户适应症、禁忌症、医疗风险和注意事项,不与消费者签订医疗美容手术合同,或合同不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一旦医疗美容纠纷或事故,企业往往逃避责任或逃跑。
对于不合格的医疗美容,可以索赔三倍
3月20日,福建省消费者委员会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如果消费者在医疗美容消费过程中遇到非法开展医疗美容活动的生活美容机构,建议保留相关合同和消费凭证,并在第一时间向当地卫生部门投诉,由卫生部门确定涉案生活美容机构。
如果相关生活美容机构未取得医疗资格实施医疗美容服务,消费者可以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侵犯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要求经营者退还服务费,也可以要求三倍的惩罚性赔偿。消费者因生活美容机构造成人身伤害的,可以根据《民法典》向经营者索赔医疗费用、护理费用、交通费用等治疗康复费用的合理费用。如果有证据表明经营者知道自己的医疗美容服务行为有缺陷,对消费者健康造成严重损害,消费者也可以要求经营者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第二款支付消费者损失两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福建省消费者委员会指出,医疗美容行为是人们对“美”的追求,但必须明确医疗美容项目本质上是医疗服务,需要通过手术、药物、医疗器械等,人类外观和身体形式的修复和重塑,因此有严格的医疗安全和质量要求。医学美不同于生活美,也不同于传统的医疗行为,它有一定的医疗风险,消费者需要结合自己的现实,仔细做出决定,不要盲目跟随。
近日,福建省消费者委员会发布了医疗美容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注意五点:医疗美容性质明确,医疗安全和质量要求严格;医疗美容诊疗业务必须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等相关医疗资格;医疗美容广告应真实合法,相关部门应审查广告内容;医疗美容手术追求感官化,其价值判断所面临的主观性是不可避免的,应该对美容效果有合理的预期;如遇医疗美容侵权,应及时通过合法渠道保护自己的权利。(记者张文章)
【艺精 SUPREME SERVICE】尊享直接对接老板
电话wx: 13512131526
我司专注于为全国医美培训:因为专注,所以更美!有医美,您更美,新医美,新生命,新启航——医美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