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庆市江津区支坪镇位于哪里
支坪镇地处江津主城东部,距离江津主城区15分钟车程,重庆主城区20分钟车程。东有江津区的三大槽口(龙门槽、碑槽、华盖槽)之一的龙门槽山脉,西有太公山。绿荫滴翠,连绵20多公里,形成两道绿色屏障。全镇幅员面积8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000亩,森林面积38000亩,水域面积30000亩,辖5个社区,1个行政村,总人口4.6万人。支坪自然地理条件优势明显。境内长江、綦河、笋河一江两河穿境,江河岸线长29公里,其中长江绕境6公里,綦河流径21公里,笋河流径2公里。綦河与长江交汇境内王爷庙(顺江口),笋河与綦江交汇境内洋满嘴(白溪社区)。境内有县际、省道、高速公路纵横穿境27公里,其中仁屏公路(县际)过境12公里,杨珞路(省道)过境8公里,重庆外环(绕城)高速路穿境7公里,水陆交通发达、便捷。支坪旅游资源丰腴。真武客家移民会馆是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是西南地区保存较好、规模较大的移民会馆。王爷庙遗址是原江津县城所在地。圣旨碑、__群、摩崖石刻、金沙古寨等分布在全镇境内,文化底蕴深厚。綦河、笋溪河、洞口溶洞、龙井万亩森林,各种自然风光秀美。支坪区位优势凸显,重庆二环高速、渝泸高速贯穿全境,到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只需50分钟,二十公里长的滨江路,把支坪组团与几江半岛紧密联接;根据规划,轨道交通江津段途经支坪组团,将与重庆轨道交通5号线相接,并与7号线、3号线等换乘。预计全镇地区生产总值从7.9亿元增加到12.5亿元,年均增长9.6%,增速居江津区一类镇街前列;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2亿元,年均增长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加到3.5亿元,年均增长13.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年均增长40%;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32990元,年均增长13.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7000元,年均增长13.8%;2016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279万元,比2012年增长了55.45%。2020年11月24日,重庆市“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出炉,支坪镇榜上有名(九叶青花椒)。
2、西部开发重庆投资环境的优劣势?
自然资源 重庆地下、地表资源都相当丰腴,且组合条件好,利用价值高,开发潜力大,是我国自然资源富集地区之一。 矿产--现已发现并开采的矿产40余种,约占世界已知矿种的27%,探明储量的矿产有25种,主要有煤、天然气、锶、硫铁、岩盐、铝土、汞、锰、钡、大理石、石灰石、重晶石等。特别是煤、天然气、铝土矿、盐矿、锶矿、锰矿和钡矿等的储量、品位在全国都有明显优势。其中天然气储量3200亿立方米,是全国重点开采的大矿区;铝土矿储量达7400万吨;岩盐储量3000亿吨;锶矿储量185万吨,居全国第一,锰和钡矿储量分别居全国第二和第三。 动植物--重庆是全国生物物种较为丰腴的地区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有维管植物2000种以上,仅号称"川东小峨眉"的缙云山,亚热带树木就达1700多种,至今还保留着1.6亿年以前的"活化石"水杉及伯乐树、飞蛾树等世界罕见的珍稀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川金佛山,是我市的天然植物园之一,有名贵树种30多种(其中有国家一类保护树种3种),有乔木1000多种,竹类17种,尤以"金山四绝"银杉、杜鹃王树、大叶茶、方竹笋闻名中外。具有原始森林特色的江津四面山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颇为丰腴。重庆还是全国重要的中药材产地之一,大面积的山区生长着数千种野生和人工培植的中药材,在全国产量最大的有黄连、五倍子、金银花、厚朴、黄柏、杜仲、元胡等。全市有栽培植物560多类,其中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红薯4大类,尤以水稻居首。经济作物名优品种主要有油菜、花生、桐子、生漆、茶叶、蚕桑、甘蔗、黄红麻、烟叶等。果树作物主要有柑桔、甜橙、柚、桃、李等,尤以柑桔最具盛名。 重庆地区有各类动物资源380余种,其中野生珍稀动物主要有毛冠鹿、林麝、大灵猫、水獭、云豹、猕猴、红腹锦鸡等;饲养动物有60余种,生猪、羊、牛、兔是优势畜种,荣昌是全国著名的种猪基地,石柱县是全国著名的长毛兔饲养、加工和出口基地。全市有江河鱼类120多种,鱼类养殖遍及各区县,长寿湖、大洪湖是重庆的鱼类养殖基地。 水和水能--重庆境内江河纵横,水网密布,水及水能资源十分丰腴,全市年平均水资源总量5000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占绝大部分,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全市理论水能蕴藏总量1440万千瓦,其中可供开发的水能资源750万千瓦。全部水能资源开发电量在全国大城市中名列第一。重庆石灰石地质地貌突出,溶洞较多,有丰腴的地下热矿泉水和饮用矿泉水,开发前景良好。重庆地区东、西、南、北建有四大温泉公园和众多的优质矿泉水生产企业。 旅游资源--重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互交融,旅游资源具有综合性和广泛性。悠久特殊的历史,灿烂夺目的文化,雄伟壮丽的山水,为重庆留下了不少驰名中外的风景名胜、古老的历史遗迹和雄峻的自然奇观,全市有大的旅游景区20多个,景点达1300多处,已初步开发300多处,其中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有4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100多个,各种文物点12000多处。
经济建设 重庆是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和重要的交通枢纽。工业--重庆是中国近代工业发展较早的城市和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以重工业为主,行业门类较全,配套能力较强。以汽车摩托车为主体的机械工业、以天然气化工和医药化工为重点的化学工业、以优质钢材和优质铝材为代表的冶金工业已成为支柱产业。机电设备、电子信息、建筑材料、食品、日用玻陶、日用化工等行业具有一定优势。 重庆是全国重要的机械工业基地、常规兵器生产基地、综合化工基地、医药工业基地和仪器仪表工业基地。近年来汽车、摩托车工业发展较快,重、轻、微型汽车和经济型轿车都已形成规模,正在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的汽车生产基地。 农业--重庆农村地域广阔,特殊的地理环境和适宜的气候,为开发立体农业和生态农业创造了有利条件。全市耕地面积162.2万公项,农用耕地开发度较高,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猪肉生产基地。1996年全市粮食产量1172万吨,猪肉产量138.6万吨。重庆还是全国著名的优质水果、榨菜、桐油、烤烟产地,有江津的"柑桔之乡"、梁平的"柚子之乡"、潼南的"黄桃之乡"、涪陵的"榨菜之乡"、万县的"桐油之乡"、黔江的"烤烟基地"之称。此外桑蚕茧、家禽、茶叶等农产品也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商业--重庆得长江之利,长期以来就是进出大西南的水上门户和商贾云集之地,是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重要的商品物资集散中心。目前全市有各类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网点40多万个。商业物资购销活动遍及全国。 对外经济--重庆是沿江开放城市,有国家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10个省级开发区。重庆已与12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着经济贸易往来关系,在2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70多家企业和贸易机构,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八十年代以来,重庆先后参与发起和建立了川、滇、黔、桂、藏、渝、蓉五省区七方经济协调会、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和重庆经济协作区等区域经济联合组织,开展了广泛的联合与协作。三峡库区与国内22个省、市建立了对口支援关系。一批国内著名的企业分别与万县、涪陵、黔江的工业企业合资合作,引来了常州柴油机、上海"白猫"、云南玉溪和昆明香烟、杭州"娃哈哈"、广东"万家乐"、河南春都火腿肠等一批名牌产品到库区落户,支援了库区移民和扶贫开发。 邮电通信--重庆是联系西南地区的邮电通信业务指挥调度中心和全国重要的通信枢纽。已建成重庆至重庆、西安、贵阳、昆明、成都的5条明线载波一级干线通信网和重庆至重庆、西安、成都的3条大通路载波铜轴电缆。建成卫星通信地球站,已开通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直拨电话,所有区县已进入全国电话程控交换网。全市开通程控电话114.7万门,电话用户达到72.7万户。重庆主城区电话号码已升至8位。邮件通达世界100多个国家及地区,开展了与国内大中城市之间的商包直投、邮政快件、特快专递等业务,开设了国际邮件互换业务。
城市建设--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形象和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全市城区和县城道路交通体系较为完备,已经建成和正在兴建的重庆长江、嘉陵
【LIUYI SUPREME SERVICE】尊享直接对接老板
电话wx: 13512131526
我司专注于老板一对一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