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02447112258994722/
2024-08-13 10:37·冰川思想库
天平失衡了,人没法保证自己永远站在优势的一端。今天你可以是应届生,享受一些好处;但你只要不是,就又成了受挫的一方。
撰文丨青柳
最近这个几天,“应届生身份取消”的话题,突然被热炒。
近日,山东、湖南、贵州、广西等多个省份人社部门发文,调整应届生身份的认定标准,明确在省内事业单位招考中,不再审核其是否有工作经历和缴纳社保的情况。
不过从政策的细节看,这并不是取消“应届生身份”,而是放宽认定标准。以考公大省山东为例,要求是各类事业单位在发布招聘计划时,可明确“当年应届高校毕业生”,不再审核其是否有工作经历和缴纳社保情况。
这就是说只要当年毕业就算,哪怕之前有过工作经历或者毕业后短暂工作过,也都无所谓了。
这些新政策的口子程度不一,比如山东仅仅是在省内事业单位中放松要求,而贵州却扩大到了“报考我省公务员、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高校毕业生”。
与此同时,一些互联网巨头如腾讯和阿里巴巴也开始放宽对应届生毕业年限的要求。腾讯2025校园招聘对象的毕业时间放宽至2024年1月至2025年12月之间,而阿里巴巴的淘天集团2025届校招也放宽到2023年11月至2025年10月期间毕业的毕业生。
媒体聚焦这个话题的时候,大多冠以“应届生或将身份取消”的字眼,这多少表明了一种期待:应届生概念,确实该退出了。
01
什么是应届生?
顾名思义,就是当年毕业的学生。这个概念也并非中国独有,比如日本同样有“新卒”的概念。企业会进行“新卒一括採用”,和国内企业很类似,就是在毕业季的时候集中招聘一批刚刚毕业的大学生。
日本企业对“新卒”的偏爱,主要是讲究年功序列和长期服役的企业文化里,他们倾向于招聘“一张白纸”的年轻人,可以按照企业要求染色,最终把年轻人打造成适配企业的“零件”。
但国内“应届生”的特别之处在于,这不只是个企业集体无意识的共谋,而是一个享有特殊权利的群体,可以说接受着制度层面的保护。
比如现在年轻人大爱的考公考编,很多岗位都只对应届生开放。像2024国考计划招录3.96万人,应届生岗位占65%,不是应届生考公会大受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