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细
新闻当前位置:新闻详细

详解联大9张反对票,美“邪恶之柱”松动:不行善,就曝光它作恶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67682968640389668/

首发·蒋晓峰Terry

联合国大会在纽约时间的10号举行紧急特别会议,通过一项决议,认定巴勒斯坦国符合《联合国宪章》规定的联合国会员资格,应被接纳为会员。表决票数为143票赞成、9票反对、25票弃权。

尽管没有拘束力,也就是没有任何法律效果,但压到多数赞成,却结结实实反映了国际呼声,决议也可以据此建议安理会重新“从有利角度”,审议巴勒斯坦以会员国身份加入联合国的申请

而以色列驻联合国大使埃尔丹准备了愤怒的道具,拿出便携式电动碎纸机,当场将联合国宪章小册子的封面切碎,同时怒批决议向“现代纳粹”打开联合国之门。

这9个反对的国家中,除了美国和以色列自不必多言,另7国是:阿根廷、捷克、匈牙利、密克罗尼西亚、瑙鲁、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帕劳。这些坚定的反对票是可以预测的。

阿根廷、捷克、匈牙利这三国是中型国家,匈牙利和捷克是欧盟成员。捷克历史上多持有亲以和亲美立场,和匈牙利一样,是以色列在欧洲最亲密的盟友之一。匈牙利有一种历史负罪感,二战时期,匈牙利境内约有50万犹太人被纳粹迫害。现总理欧尔班与内塔尼亚胡多年来关系密切。10月,匈牙利投票反对加沙人道主义停火。

阿根廷极右翼总统上台,外交走向突变。历史上,阿根廷和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都关系密切,但新任总统米莱上任后,情况变了。今年2月,他访问以色列,承诺将阿根廷驻以色列大使馆迁到耶路撒冷,外交政策在多年支持阿拉伯国家之后发生重大变化。米莱还宣布,阿根廷政府将宣布哈马斯为恐怖组织,并指出在去年被扣为人质的几百人中就有阿根廷公民。阿根廷的这张联大反对票也在预期之中。

至于另外4国,除了巴新外,密克罗尼西亚、帕劳和瑙鲁都是太平洋微型岛国,历来在投票立场上与美国紧密一致,有的投票记录与美国一致率可以接近97%的水平。属于美国的附庸,一点儿没错。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很多一向跟着美国的欧盟成员,这次有多个投赞成票,包括法国、希腊、比利时、西班牙、丹麦、爱沙尼亚、葡萄牙、波兰、爱尔兰、卢森堡、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还有像澳大利亚这样的美国盟国,在半年前很可能不会支持这项决议,但这次也决定支持。

原因就在于,加沙的持续血腥战争改变了联合国的整体情绪,更多国家开始良心发现,认识到需要达成两国方案才能让战争平息。

尽管投票比数只具有象征意义,但决议向美国和以色列发出非常明确的信号:是时候认真看待巴勒斯坦国家地位问题了。

从票数上,可以明显看出美国在道德立场的孤立,跟美国唱反调的越来越公开、普遍。这解释了欧盟在这个问题上的离心倾向,包括法国在内,毫不含糊地与美国切割。欧盟国家未投赞成票的,也大多投了弃权,包括十分惧怕被贴上反犹标签的德国,以及美国最亲密的盟友英国。

这个趋势代表了国际社会的主流和集体意识。在“入联”议题上,赞成和弃权国家越来越多的时候,反对者只剩下个位数,更加显眼,意义就在票数折射出美国的伪善。美国越支持以色列,在人权问题上的伪善和霸权基础就越摇摇欲坠。霸权不仅包括军事等实力,也包括话语权。丢在加沙人头上的炸弹是美国人送的,这让美国所有的辩护都变成苍白的谎言。

新决议并没有赋予巴勒斯坦完全的会员地位与资格,只是承认它符合入联资格,并建议安理会重新考虑此事。等于皮球又踢回到安理会“复审”,又要看美国的表现。美国4月18日在安理会曾动用否决权,阻挡巴勒斯坦入联决议草案,这次也表示将再次阻拦。

这似乎形成了一个循环,但这绝非徒劳的无用功。不管是联大还是安理会表决,每一次表决都是把美国拎出来的时候。

既然不行善,那就让它作恶不断曝光。

巴勒斯坦在其他国家支持下,一次次扣敲联合国大门,也一次次撞击美国的“邪恶之柱”,更多有良知的人开始重新站队。“邪恶之柱”出现松动时,加沙人的无尽苦难终于有了回响和转机。

Copyright2025流翼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