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港口国监督检查发现,该轮上一航次进船厂进行了大修,期间对主机1、3、4缸进行常规的吊缸保养,其中1、4缸更换了缸套,3缸更换了活塞头。本航次刚从船厂开航不足1个小时就发生了主机故障,导致船舶失去动力。
故障发生后,对主机进行了全面检查,发现NO.1缸活塞杆与活塞头的8个固定螺栓都有松动,约有15mm的间隙,这样主机运行中,由于活塞头不能有效地与在活塞杆固定连接,活塞头里面的冷却滑油就失去了有效的密封,导致主机运行时,活塞头的冷却滑油源源不断地从这失效的密封处流下来,从而流入主机扫气箱,最终导致了主机故障、船舶失去动力。
图1:故障发生时主机扫气箱泄露了大量的滑油

图2:拆解后发现的主机活塞头图片
后续调查发现,该轮厂修期间,工人在组装主机活塞头的过程中没有安装到位就上了螺栓。原因发现后,船厂、船公司对各缸的活塞头的螺栓状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和检修。在修理过程中,港口国监督人员要求:
1.主机在复装过程中每一步都要认真检查测量,活塞组装后重新上车床对中,并进行气密试验,保压正常后吊到船上。
图3:重新组装活塞
图4:活塞总成上车床看中
2.未安装活塞环的活塞连杆组件装入气缸,测量活塞与气缸的前后左右间隙,确定正常后再进行安装。
3.在安装完毕后,对主机进行试车试验,检查是否存在异常或故障报警。
4.试车试验正常结束后,对主机曲轴箱、扫气箱等进行全面检查,是否存在异常。
最终,该轮在修理完毕后进行了试车和系泊试验,主机运转恢复正常。
虽然故障的原因源自活塞头组装过程中部件没有安装到位就上了螺栓,归结为船舶修理中施工人员的粗心或者较为低级的失误,但此类粗心或者失误导致船舶厂修后发生主机故障的情况不在少数。
因此建议各航运公司、船舶和船员要对此足够重视,船舶厂修、航修期间,对于主机活塞头、十字头等关键零部件的安装,船员(老轨)或机务应在现场监督检查安装情况,并及时给与安装工人指导,及早地发现和解决安装中存在的问题。在厂修结束后,船舶要开展相关主机运转试验,确保主机等关键性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避免船舶修理后类似故障的发生。
今日航行通告与航行警告
李小鹏主持召开部务会
为开创海事现代化发展新格局提供法制保障 直属海事系统法制工作推进会在青岛召开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党组举办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
媒体聚焦丨海事新闻速览·第91期

当前位置:新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