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细
新闻当前位置:新闻详细

代替护工和子女?养老机器人即将走入家庭,这个价位你能接受吗?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64764149752824354/

首发·Hi科普啦

曾在荧幕中出现的陪伴机器人厨卫机器人等智能器械,等它们进入寻常百姓家后,说不定可以大大的减少生活中的“鸡毛蒜皮”。彼时,老人的餐食、出行以及医疗会由人工智能全部覆盖,说不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也将不再是梦!

如今,众人期盼的养老机器人,是否已经有“初代机”了呢?其有平民化的可能吗?这种产品又会在多远的未来以怎样的价格和大家相见呢?

大众对“智能养老”期盼已久

难以避免的老龄化让养老机器人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而年轻人中普遍存在的“赡养还是理想”的抉择,与越来越多的护工不负责任的事件的出现,也为这一话题添了一把火。

根据相关数据的权威公布,其实早在2019年结束时,我国的“甲子”老人数量就已经超过了两亿。截至2021年末,我国65周岁及以上的人口数量已经占到了全年龄段的近15%。可以说,我国已经快要成为深度老龄化社会了。

与此同时,其实我国的生育率也是不如以往了,这就会导致年轻人的数量将不断减少。彼时,随着赡养老人的压力越来越大,生育率也势必再次受到影响。而年轻人内卷的工作环境,也让这一代人群无法在“赡养与理想”之间随意抉择。

更别说社会护工虐待、打骂老人事件还偶有发生。说起来,其实也正是在这种子女无暇照顾老人,社会护工又难以信任的当下,才催生了“养老机器人”的问世需求。

而养老机器人的可行性,早就由官方部门进行了背书。就在2023年1月19日,我国十七个部门联合发布了:“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

明确表明了要在老人的助浴家务感情陪伴娱乐安防等多方面进行智能化辅助,换而言之,就是让更多的“养老机器人”成为照顾老人的主体。

除此之外,就在2018年,深圳某科技公司还与中国老龄协会、中医药开发中心三方联合建成了“智慧康养AI研究院”。通过在技术方面的突破,他们为老年人带来了一款可提供日常问候、听戏、舞蹈等功能的家用智能机器人。

政府的背书,以及养老机器人商业化进程的推进,无不表明着社会各方各面都认为“养老机器人”有着光明的发展未来。那么这种需求大于供给的特点,有为养老机器人行业带来好处吗?

克服险阻的“养老机器人”

社会对养老机器人的需求,其实也催生了从业人员们的热情,但器械的研发不仅仅是靠的赤诚,更需要解决种种难题才有可能让养老机器人成功问世。

目前,养老机器人其实有着两种发展趋势,一种是有形的器械,一种是无形的服务,但无论哪一种,其实都在自己的领域为老人的生活提供着帮助。

首先,说起“无形”的服务,其中的代表就是各大家居品牌推出的智能房屋方案。就比如小米智能之家以及智能语音“小爱同学”,在“小爱同学”刚问世时,大家更多的是将其当作蓝牙音箱而已。

但随着小米的科技研发,小爱同学已经逐渐成为了所有智能化家具的总控台。如今,小米智能家居包含了从灯光到网络设置,从厨卫到观影体验的全方面覆盖。

在以往,可能足不出户体验各类设施是追求,但现在,其实动一下嘴皮子,就可以让“小爱”同学成为房屋管家,为户主提供各类服务,满足需求。

对于老人而言,大部分生活需求就都可以通过智能平台来进行解决。无论是扫地煮水还是打开洗浴系统,都只需要说句话,就能够让智能器械进行工作。

不过,这种智能家具的“无形”,其实也是有缺陷的,那就是只能为身体状态良好的老人提供妥善的家用服务。对于身体状态欠佳的老人,还是“有形”的智能机器人更好用。

为了满足这一类养老需求,各大品牌都对康复、护理机器人加大了研发力度。目前已知的就有傅里叶、松下、丰田等公司。并且这一类机器人的起步时间很早,康复机器人最早的产品甚至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

总的来说,这些养老机器人的作用就要更实在一点。一方面,康复机器人会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进行活动,通过辅助训练与数据记录,可以更好的为医生提供相应的数据,从而让医生为当事人制定更完善的身体康复方案。

另一方面,护理机器人将能够完成大部分“护工”工作,辅助老人进行日常起居,甚至可以满足老人在出行床上翻身以及饮食等方面的现实需求。

可以说,大部分电器、科技公司都在增加对养老机器人的研发投入,在这些头部企业的带动下,养老机器人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雏形,目前在研发方向上,基本就是康复、护理、陪伴三大类。

虽然大家的兴头很大,但真正想要让智能器械进入寻常百姓家,其实还有这很长一段路要走。目前机器人是可以进行大部分“护工”工作,但无论是信号、电量还是智能化程度都需要进行长足的发展,所以在当下就想实现对人工的替代还是言之过早。

养老机器人的大众化仍然不易

两年前,我国的养老机器人均价在5.5万左右一套,可康复机器人却要近百万一套。昂贵的价格确实带来了完善的服务,但这种服务在什么时候才能让所有老人享受到呢?

限制养老机器人平民化的原因其实有很多,受限方向大致可划分为人性化、专业化两个方面。

首先,在人性化方面,因为使用者为老人,所以设计人员与研发人员必须将机器与当事人的交流互动功能设置的更加简单。但即使设计的再简单,由于养老机器人需要提供多种服务,因此需要老人记忆的功能语音就难以减少,这必将增加老人对机器的适应难度。

其次,在专业化方面,其实养老机器人很难以“医疗护理器械”划分的很明确,因为随着老年人人体机能的下降,势必要求机器人可以承担“护工”责任。但医疗护理器械的价格相比大家都有所耳闻。

既然医院等机构都无法降低器械的使用成本,较为“外行”的科技公司又怎么能短时间内突破技术障壁,实现养老机器人的“医用化”呢?

除了护理医用之外,辅助老人恢复身体机能的器械的使用成本,其实也是很高的。目前,虽然各大厂商均有投入,甚至在大城市中还可以看到“专业康复中心”,但其中的康复外骨骼机器人,单价却依然在数十万左右徘徊。

总的来说,功能能够真正满足需求的养老机器人,目前还属于“高精尖”产品,虽然养老机器人在作用以及可行性方面,有着光明的发展未来,但目前确实还是无法实现器械的完全平民化。

不过这一局面也不用担心会持续太久,因为一个行业的发展受限是可以从其他方面寻求帮助的。例如,随着我国对AI发展的政策倾斜,以及对新能源5G的支持,养老机器人的功能种类信息处理以及续航方面一定可以得到极大的改善。而材料学的发展也一定会影响到养老机器人的材料选择。

到时候,随着养老机器人从内置的信息处理器,到外部制造材料的全方面成本降低,整体的价格势必就会下降。想必,智能化养老机器人的平民化也算是指日可待了。

那么,您觉得智能养老机器人到底定价多少,才算是实现“平民化”了呢?

Copyright2023流翼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