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原创 2024-01-22 13:10·天津365淘房
哇,大户型变抢手了!你敢相信吗?
但事实就是如此。
现在,天津一些高端改善盘的大户型,很是走俏。
根本不愁卖。
绿城凤起悦鸣,215平米标准层报价1450-1500万,折合单价6.7-6.9万/平米。
一楼更是高达1950万。
但出人意料的是,高总价并没有吓退买房人。
该户型反而卖的很好。
现在,已经去化一半多了。尤其高区,已基本没啥房子。
目前全盘215平米仅剩12套。
10套标准层+2套一楼。
180平米,抄起来至少也得1150万起。
没想到却成畅销款。
目前1、2号楼已经卖得差不多了。
新加推的3号楼,也是该项目最后一栋180平米,一共24套。
总价1240-1280万/套。
相比之下,反而是起步面积段150平米,卖得不太好。
除了在售的不到30套房源外,还有4栋楼没有开。
总价900-970万左右。另有一套特惠房,总价仅约869万。
是不是很奇怪?
面积相对小的,价格便宜的,反而卖不过大面积、高总价的。
实际上,绿城凤起悦鸣并不是个例。
体北金茂府,也是大户型卖得好。
当时236平米刚出来时,还觉得惊讶,因为旁边的体北鲁能公馆,最大面积仅166平米。
而金茂竟将上限拉到了236平米,真是太敢了。
事实却是,该户型最不愁卖。
首开的7号楼,当天全清,是所有户型中去化最多的。
该户型全盘共计三栋、33套。
目前已经仅剩下十几套。
这可是总价1500-2000万左右的房子呐。
开发商自己都后悔了。
一是觉得,做少了;二是认为,做小了,还可以继续做大。
宜禾半岛观邸,最大面积247平米,不找人托关系根本买不着。
目前全盘仅剩20套左右,在蓄客,等加推。
反而是最小面积124平米,卖得最差。
还有铂悦融御,现在178平米的,全盘仅剩下最后4套。
套均价在千万左右。
143平米还有差不多一栋楼的量。
中海云麓公馆,大户型175平米,早早就已经卖完了。
而最初为保流速做的96平米,反成鸡肋。
不仅不走量,还卖不上价。
每每项目推出特惠房,必少不了它。
……
果然,改善与刚需,是两个世界。
在刚需的世界里,价格就好似如来佛的手,任你看再多房子,再怎么心动,都无法逃脱它的束缚。
所以,普遍的,小户型是抢手货。
而且单价也高。
改善,则是另一套逻辑。
比如,格调松萝花园,114平米均价24000元/平米,130平米均价25500元/平米,143平米均价26000元/平米。
面积越大,价格越高。
这是带“改”字楼盘的共性。
魔幻的是,现在改善盘不止有价,也有量了。
而且越来越明显,户型越大越好卖。
为什么呢?
一是,改善非价格敏感型,他们不缺购买力,缺的是能撬动购买需求的好产品。
而大户型往往产品属性更强。
好似飞机上的头等舱,会放在小区最优的位置,集中着最优的资源。
包括景观、采光、配置等。
而且在改善的认知里,房子即面子,要买就买最好的。
二是,从资产属性看,改善盘中的大户型,保值性更好。
仁恒海河广场就是个典型。
大户型几乎每个月都有成交,而90平米去年仅卖出过一套。
50平米更是一年多了都没有成交。
并且,价格也不及大户型。
90平米2023年9月份的成交价是49984元/平米。
而当月成交的109平米卖到了5万8以上。11月15日成交的一套169平米,更是卖到了破6万。
可见,好资产自带流量。
这就是真实的天津市场,极其魔幻。
刚需盘只能靠“拼跌”博“关爱”。
改善,却出现了量价齐升的“凡勃伦效应”。
看来,开发商原来为求安全,做产品面积段跨度大,不敢聚焦的观念,也得变变了。
要知道,在南方很多城市,高端盘都是180平米起步。
只要产品够好,不愁没有市场。
现在,天津高端盘的强势,已经展现。
预计今年会更加突出。
本文内容来源于公开渠道汇集整理,旨在提供相关信息,仅供参考,发布平台及作者不保证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项目的具体情况如规划、设计、户型、面积、价款、建设进度、销售情况、交付标准和时间、配套、物业等请向有关部门或者项目权利人进行调查了解核实。本文观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系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承诺和保证,不得作为投资、购买、租赁等决策的依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不动产系大额资产,请通过政府和不动产项目权利人详细调查了解核实后谨慎决策。发布平台和作者对读者个人行为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