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称】:红茶
【等 级】:一级
【香 型】:清香、甜香
【产 地】:武夷山桐木关
【条 形】:外形条索粗壮,色泽乌润,干茶紧细干燥
【盖 香】:香气浓郁温顺、汤色艳亮、口感清香
【汤 色】:红明清澈,香气高长
【口 感】:醇厚、醇正、平和,滋味鲜爽
【耐 泡】:8泡以上
【叶 底】:深红嫩匀
【泡 法】:水温100度(特殊柔嫩的茶叶可降低温度),置茶叶大概5克于小型瓷壶或许盖碗中,第一泡疾速洗茶;第二泡顺着壶壁高冲水——令茶叶在壶中翻腾,最大水平地散发茶香,10秒以内倒出饮用;之后的几道遵照个人口味及投茶量酌情逐步增添泡茶时间。
【介绍】: 红茶干燥采取毛火和足火两道工序,毛火后用手捏稍感刺手,但叶子尚软、折而不断,紧握茶叶放手即能松散,有醇香,叶子含水量约为20%,即可进行足火。足火后用手一揉茶叶成粉末,茶香明显,条索紧结乌润,含水量约7%左右。金骏眉在厦门火起来的那一年,一位要好的朋友来到我这,送给我一小包茶叶。带着一丝顶礼膜拜的神情说,“这是刚火起来的金骏眉,从武夷山桐木关那边带来的。” 对于茶,如果像围棋一样分为九段的话,我充其量只是初段。对于金骏眉的价值,我更是懵懂无知。朋友走后,我随手用泡铁观音的瓷杯泡了这包茶,呷了一口,还来不及闻香识味,就被一个电话叫去开会———开会回来已临下班,水冷茶凉,我按每天的习惯清洗茶具,那泛着金黄色的金骏眉竟然就被我一倒了之了。
【茶道】:四看制作技艺。作为武夷岩茶的典型代表,大红袍采用的手工制作技艺可谓巧夺天工、别具一格。事实上,武夷岩茶手工制作技艺早在2006年就被国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技艺工序繁复,做法讲究,在做青的基础上发明了摇青,在发酵的原理上采用了半发酵,既炒又焙,炒焙兼施展,是茶叶制作工艺的集大成者。对此,著名茶人陈椽先生曾说:“武夷岩茶,创制技术独一无二,为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无与伦比,值得中国劳动人民雄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