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称】:武夷山茶叶品种
【等 级】:一级
【香 型】:清香、甜香
【产 地】:武夷山桐木关
【条 形】:外形条索粗壮,色泽乌润,干茶紧细干燥
【盖 香】:香气浓郁温顺、汤色艳亮、口感清香
【汤 色】:红明清澈,香气高长
【口 感】:醇厚、醇正、平和,滋味鲜爽
【耐 泡】:8泡以上
【叶 底】:深红嫩匀
【泡 法】:水温100度(特殊柔嫩的茶叶可降低温度),置茶叶大概5克于小型瓷壶或许盖碗中,第一泡疾速洗茶;第二泡顺着壶壁高冲水——令茶叶在壶中翻腾,最大水平地散发茶香,10秒以内倒出饮用;之后的几道遵照个人口味及投茶量酌情逐步增添泡茶时间。
【介绍】: 红茶初加工工艺技术如下-- 一、原料准备 1 采摘标准。红茶原料要求有较高的嫩度,一般春茶采摘标准为1芽2叶或1芽3叶初展,夏秋茶为1芽1叶或1芽2叶初展。 2 采摘时间。应选择晴天,待露水干后采摘。一天中的采摘时间因季节而不同,一般春茶上午9~10点钟采摘的上午青,制茶品质比晚青好;夏秋茶以下午3点后采摘的晚青制茶品质好。 3 储运要求。在采摘、运送、贮放等一系列操作过程中,应使用清洁、透气性良好的茶篮和竹筐装运,尽量保持鲜叶的新鲜度与完整性,避免茶芽受损氧化,而发生局部红变现象。严禁用编织袋装运鲜叶。 4 鲜叶分级。不同鲜叶含水量、内含物各不相同,必须对每一批次的鲜叶按品种、嫩度、大小进行分级,防止混杂,做到品种相同、鲜嫩一致、大小均匀。否则,易造成发酵不匀、品质不好的后果。
【茶道】:让他想起1981年在省茶科所评茶时,很凑巧地将大红袍与肉桂排列在一起,难道大红袍和肉桂品质风格上确有其相近之处吗?张老又谈到5月间,有友人来舍喝茶,他泡武夷山茶人刘宝顺的2005年大红袍与肉桂各二杯,也难分得出是哪一种,你认为这是很普遍的现象吗?”说到这里陈德华先生停顿下来,呷了一口茶,继续说道:“其实大红袍就是大红袍,也就是现在三丛大红袍的第2株就是大红袍母树正本。我在《武夷大红袍二三事》中写过1962年中国茶科所派员来武夷山九龙窠剪枝正本大红袍,1964年春福建茶叶研究所也派员到九龙窠剪枝大红袍带回福安繁育,2005年我到中国茶科所和省茶科所看过他们剪枝培育的大红袍,与母树在茶树、树型、叶型上都是一样的,与肉桂茶树比较则完全不一样。再则,从萌发期来看,肉桂一般在每年5月10日左右就可采摘,而大红袍要迟5到7天。此外,正本大红袍在岩韵上与肉桂也是有区别的。”